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年轻的我们一起唱着Hey,Jude

Hey Jude Paul McCartney - Back In The U.S.

原文选自我的公共号lifecocoon

在伦敦,我好像遇见了二十岁的自己。

我喜欢奈良美智的时候,他还没有从《蜗居》里走红。英语课上美文欣赏,老师饱含深情的诵读了萨缪尔·厄尔曼的散文《青春》: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个时期,而是一种心境。青春不是指粉红色的面颊、红润的嘴唇和灵活的膝盖,而是指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和激越的情感。青春是生命深处的一泓清泉。

青春是一种气质:勇猛果敢而不是怯懦退缩,渴望冒险而不是贪图安逸。一个60岁的老人身上常常散发着这种气息,而20岁的青年身上倒未必可寻。没有人会单纯因为年岁增长而衰老,而一旦丧失理想,就会真正变老。

年岁也许会在皮肤上生出皱纹,而热情不在则会使心灵起皱。忧虑、恐惧、自卑都会使人心灰意懒,一蹶不振。

无论60岁还是16岁,每一个人心里都怀有对新奇事物的向往,都会像儿童一样对未来充满永不衰减的憧憬,都能在生活的游戏中汲取快乐。在你我的心灵中央都有一座无线电台:只要它正在接受其他人和上帝发出的美丽、希望、快乐、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就会永远年轻。

当你的天线收拢,当你的心灵覆盖着愤世嫉俗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坚冰,即使你年方二十,你也已进入了垂暮之年。然而,只要你的天线张开,接收着乐观向上的电波,那么你可以指望,在80岁死去时你依然年轻。

 

老师诵读词句的时候眼眶微红,也许是想起了年少时的一段仓促,又或者是未实现的愿望。与之相比,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对这篇散文到并没有多大感触,只是觉得这是一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升级版,而且是教育我们“老大了”也得努力才能够“第二春”、“第三春”、“第N春”。

也许当时就窥见了我这一生“总是青春留不住,指望他日器晚成”的走势,又也许我本身就是一个与周边世界格格不入、喜欢与众不同的人,在做presentation的时候我选择的主题是“后青春”:那些青春过后还童心未泯却又熠熠生辉的人。

画狗狗和娃娃的奈良美智先生就是后青春的代表人物之一。

迄今为止,我的微博名仍然叫小星星通信。《小星星通信》是奈良先生的自传。在自传里,奈良先生把自己形容为一个不喜欢社团活动、与周围总有些格格不入的小孩。他是孤独而安静的,却又不失叛逆与决断。

 

在一个台湾博客上面找到的书封面,我的那本也是台版

 

20岁时,奈良先生偷拿了一学期的学费来欧洲旅行了几个月,欣赏欧洲的艺术建筑,在青年旅馆里、在艺术馆里、在街角路边与世界各地的人交谈。奈良先生在回忆起自己年少这段经历的时候说到,20岁时欧洲之行奠定了自己日后的艺术创作生涯,因为他渐渐明白寻找人生热情所在的旅程并非是要与别人一较高下,而是在寻找与世界交流的方式。他所遇见的人和事扩充了他的内在世界,帮助他找到了与世界交流的内容与方式。绘画就是他与世界对话的媒介。

回到日本后,奈良先生一边兼职教人画画,一边完成学业。后来,在他成为大学预备讲师之际,而立之年的奈良先生又跑到了德国念书,一呆数年,直到39岁去UCLA当客座教授,并遇到了同样在该校访学的村上隆。美国之行结束后,奈良先生渐渐在国际艺坛上打响了名气,成为了一个受到人们喜爱的艺术家。

20岁的我无比崇拜奈良先生,并希望向他一样有勇气去探索这个世界,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那个时候的我对于奈良先生年轻时候的经历仅限于“见多识广”的层面。于是我在小伙伴中间发起了一个激励青年人壮游的计划“青年列车”计划,“怂恿”身边的小伙伴们在26岁之前、还可以买青年票的时候来欧洲壮游。

现在的我不经觉得那个时候的我是幼稚的,因为除了奈良先生言简意赅却又让人兴奋万分的描述,我对他的经历和感受一无所知。我甚至觉得,他的艺术创作感悟和网络里贩卖“旅行的意义”之类心灵鸡汤的网红们无异。而我所做出的选择也无非是如同迷妹一般,随着偶像的脚步去看世界——从洛杉矶到巴黎。

然而,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生活里必然是受挫的。20岁到40岁,奈良先生在漫长的岁月里、在繁琐的生活里苦苦寻觅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在精神世界里探险,为自己的格格不入寻找一个位置。这是一段异常艰难痛苦的旅程。但难能可贵的是,面对世界的嘈杂与喧嚣,面对精神的痛苦与孤独,他最终守住了心灵的边界。

来伦敦的第二天,我从国王十字车站到滑铁卢南岸,准备参观大本钟和议会。结果颇为意外的是,一下车我就看到了奈良美智标志性的大头娃娃悬挂在桥边的广告牌上。这是Hayward画廊与国际艺术家合作的一个项目,画廊将艺术作品放在这个黄金地段的巨型广告牌上展示,供每天往返于此的路人们观赏。面对着大本钟、伦敦眼和议会大楼,这幅后现代的巨型画作显得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滑铁卢南岸的广告牌

 

与这幅画对视的一霎那,我竟然热泪盈眶,好像见到了20岁时梦想探险世界的我,又仿佛是20岁的我与20岁的奈良先生跨越时空的会面。我们旅行,似乎就是为了等待这样的moments(瞬间),感动的瞬间,新旧记忆交叉的瞬间,鼓舞的瞬间,终身难忘的瞬间……我驻足在这幅画的前面,想到了过去几年的彷徨,在巴黎的挫折,和现在的迷惘,竟然觉得有些释然:那个年轻的艺术家奈良美智一定要也经历过这样的心境。我忽然开始感谢起20岁时那个幼稚的我所做出的一系列决定,因为如果没有那时的折腾,我的人生会少了许多这样的moments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

查令十字街向前走是由狮子铜像镇守的特拉法加广场,广场的后面是英国国家肖像馆,也是伦敦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肖像馆里珍藏着王室和社会各界对英国国家发展有着杰出贡献的人们的肖像。让我颇为惊讶的是,里面有一间“裸照屋”,其中有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那张惊世骇俗的裸照,有“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 68岁时却仍然不改朋克本色的裸照,也有25岁的Goldsmiths大学艺术系女大学生的全裸自画像。

 

谷歌里的这张裸照居然也被打码了,高清无码版在国家肖像馆

 

艺术家们在谈到自己的裸照的时候不约而同的说,我只是想记录我现在的状态。

也许是真的想记录自己现在的状态,又或许只是像许汉威用锡纸包住人体排泄物一样,裸照是一贯擅长炒作的艺术家向公众投下的一枚炸弹,而最终,这些裸露的朋克们成功让自己的私密照片进驻了国家肖像馆,获得了和王侯将相正襟危坐的油画肖像一样的待遇。

跟经典优雅的巴黎比起来,我倒是更喜欢这样叛逆的伦敦,因为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披头士到让年轻设计师尽情展现自我的伦敦时装周,伦敦可以放下古老的尊贵与矜持,给那些离经叛道的年轻人们一个的舞台,让他们勇敢的做自己,表达自己。

最终,那些被认为与世界格格不入的英国朋克们,在宽容的缝隙里迅速成长起来,以自己的方式,也是曾经无比艰难的方式,撼动了我们的世界。

海德公园角还保持着公开演讲的习惯,年长的伦敦人也向我抱怨,互联网一代的演讲人大不如从前;大学城里,利物浦的女大学生调侃着自己还没有毕业就身负7万英镑巨债的学贷,但每天工作15个小时的她依然精力充沛;伦敦塔桥下偶遇的中国教授一边聊着自己曲折的学术之路,一边还向往着到一个新的国家学习新的东西……

就像奈良先生说的,我们遇到的人和事总会扩充我们的内在世界,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探索人生的热情。环游世界从来不应该作为一个人生目标,“见多识广”的根本目的是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浮生如寄,年少几何。那些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年轻人哟,那些在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里苦苦挣扎的年轻人哟,也许你会经常像《海角七号》里的范逸臣一样砸碎吉他,高喊一句:

“我操你妈的,xx。” 

不过,请对生活永远保持企图心,因为不知道在哪一个瞬间,那把被砸碎的吉他可能还是会回来的。

支持作者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话题:



0

推荐

纪寻

纪寻

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神经肌肉病患者,中国制造,欧美求学,正在实践一场无障碍的环球旅行,关注少数人的权利。微博@小星星通信 微信公共号:小星星来信

文章